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资源共享网站首页资源共享

【转】“弱势”旅游局如何“强势”开展工作?

  • 管理员
  • 2019-03-13
  • 1949 次阅读

|| 编者按:由于能行使的行业监管权力少,能为行业服务和分配的资源不足,致使市县级旅游局的工作虽极为重要,却因“弱势”地位在推动工作时力不从心。那么,市县级旅游局应当如何安身立命、强势工作?


一  旅游局的弱势地位


先说一个故事······


某领导调研当地正准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古镇,当看到新建楼房与传统建筑风貌格格不入,村内各类乱搭乱建大煞风景,做餐饮的农家乐油烟、污水直接对马路排放,大厨不穿厨师装、光着膀子露天炒菜,还有几只苍蝇在食材上盘旋······

 

领导紧皱的眉头再也锁不住愤怒,开始批评陪同调研旅游局做工作不深入、管理不到位、毫无责任心,旅游局领导红着脸,想辩护几句,却只能欲言又止!

 

旅游局被批评的有点冤,因为上述问题,没有一件事旅游局能单独管理:建筑风貌统一是住建局的事,乱搭乱建该城管来拆除,农家乐油污要环保局出面处理,餐饮卫生归食药局管;但这些事又皆与旅游相关,旅游局也不能完全推诿给其它部门,只能挨骂。


那你是不是觉得,旅游局除了对旅行社、酒店等行业及景区有一定执法监管权外,其它基本管不了?你还真说对了!旅游局具有的行业监管实权很有限,与安监局、质监局、食药局等部门相比,权力弱多了;既使在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与服务职能上,甚至要弱过发改、投促、经信等部门。

 

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,旅游局的话语权很弱,大多与文化、体育、侨务等部门合在一起,称之为文体旅游局,或旅游外侨局,有的则直接放在经信局或招商局下面(这样的部门设置并不代表当地政府对旅游工作不重视,有时恰恰是为了更高效的推动旅游工作)。

 

那么,在旅游发达、旅游业占主导地位的地方政府,旅游局是否会强势一点,至少更有话语权吧?事实证明:并非如此!

 

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,旅游工作通常是一把手工程,书记和市长亲自抓旅游。当地旅游局若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话,会当成第二政研室;如果旅游局的干部专业能力差,但熟悉熟悉,就会当成第二接待办;能够同时做政研室和接待办的工作,那是旅游发达地区旅游局的最高境界。


二  旅游局为何如此“虚弱”


虽然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,旅游局的地位也有所上升,但在行业监管和资源分配上的权力弱,决定了旅游局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中的相对弱势。

 

一是行政管理权力的范围和影响有限,对旅游行业能够行使的监督管理权较弱。除了对旅行社、酒店、景区有较强行业监管权力外,旅游局能颁发和监管的、具有影响力的证照和牌牌不多,即使是旅行社、餐饮、住宿及景区的管理,工商、食药、消防等部门更有强制权力。也就是说,需旅游局审批和监管的事项少,旅游局能动用的否决权和强制权没啥影响力。

 

二是能够分配的资源不足。不论是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、开发经营权,还是对旅游项目的立项审批与建设权,其核心权力皆不在旅游局;加上旅游局能够支配和扶持产业资金有限,导致旅游局在旅游发展上的话语权不重,影响力有限。用南方的一句俗语就叫——“手上无把米,唤鸡鸡不应”。


既无“大棒”,又无“胡萝卜”;吓不了人,也哄不也人,旅游局自然弱势。权力小,人员少,话语弱,使得旅游局在行业内号召力不足,在政府内部也较难调动和协调其它同级职能部门推动旅游工作。

 

旅游局“权弱财少”,是有历史原因的:

 

一是由旅游产业特征决定的。旅游业是一个大且散的产业,涉及到各行各业及多个领域,旅游工作也必然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工作有重叠,职能较为宽泛的旅游局与其它职能单一、专项专业的同级部门相比,必然弱势。

 

二是对旅游工作重视力度不足。分析近二十年来的旅游政策,不难发现“对旅游工作的重视程度与经济下行压力成正比”,经济不好时就把旅游拿出来重视一下,经济快速发展时对旅游的重视通常停留在口头上;在旅游业已上升为战略支柱产业今天,虽然旅游局地位和话语权有所提升,但对比近年来不断得到重视和提升的环保局、食药局、安监局等部门,旅游局还是弱爆了。

 

仔细一想,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孰重孰轻,一看必知,旅游局相对弱势也得认命。


三  弱势旅游局如何强势工作


1 非专业无以立身


环保局、食药局、安监局等强势职能部门皆为专业性非常强的部门。旅游局要受重视,首先得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;对整个旅游系统而言,那就必须得让旅游领域有专业进入门槛。

 

这些年来,旅游专业门槛在学理上已不断提升。十年前,许多其它领域学者不做任何准备就走进旅游论坛,只要能讲出“旅游拉动就业、促进经济发展、提升地方形象”之类的话,就会被当成旅游专家;今天,如果一个不懂旅游的专家敢在旅游论坛上这样发言,肯定会被嘲笑,因为他太不入流,太不专业了。

 

旅游干部的进入门槛也应有所提升,只有具备专业素养,做出其它职能部门无法做的工作,才能获得尊重,赢得话语权。

 

2 非协作无以立功


既然旅游工作涉及面广泛,旅游局就必须有广泛的协作精神,尽量多联合其它部门,配合其它职能部门的工作。

 

客观的讲,“旅游+”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概念,市县级的旅游局在实际工作中,一定是以“+旅游”的工作思路。别妄想真的以“旅游+”思路,让其它部门和产业围着你旅游局转。所以,多为其它部门做加法,既要雪中送炭,也能锦上添花;千万不要有“指挥其它部门让旅游局来露脸”的想法。

 

比如,农业部门要做现代农业,做高标准农田改造,旅游局应主动配合,提出“农业+旅游”的思路,在农业规划与建设基础上,增加一些旅游附属功能,围绕沟渠做游步道、拱桥,配套个水车、休闲凉亭,做点绿化、路牌和科教标识等,将农园变公园,农业部门肯定欢迎。如果你想主导农业局,让其配合做“旅游+农业”,恐怕有难度。

 

又如,食药局处理涉旅餐饮,旅游局若能提出既促进特色餐饮发展旅游,又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方案,自然能够让食药局协同。

 

3 非策划无以立名


旅游局还必须高调工作,通过系列策划,来增加其资源分配权和社会影响力。

 

首先,要多做点牌牌,多设立各涉旅企业和商品的评级与奖项。例如组织策划和评定“十大特色菜”,“十佳餐饮名店”,“十佳导游”,“游客信得过企业”等等。牌牌既是资源,更是标准和导向,通过评选标准来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,既能对行业进行有效管理,也增加了话语权。

 

国家旅游局就是这方面的高手,通过对5A景区的监督或摘牌以增加A级景区的影响力,制定和推动各类国家级景区评选,设立和评选全域旅游示范区等,突显出其话语权和重要性,同时也为下一级旅游局提供了话语空间。所谓高手,就应是树一杆旗,号令天下。


其次,要多策划活动,多策划各类庆典节事,多搞点论坛与学术讲座等;通过民俗节庆活动来活化文化资源,通过演艺或商业活动策划来增加产业资源。既然能够分配的资源有限,旅游局就需要通过策划来创造和增加资源。

 

最后,要多做宣传营销,抓住各类热点不断发声,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,刷出自身存在感。不会发声,不会宣传,肯定不适合在旅游局工作。

分享到: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