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资源共享网站首页资源共享

【转】沈阳市加快旅游业发展4年行动计划

  • 管理员
  • 2019-03-13
  • 1981 次阅读

沈阳市加快旅游业发展4年行动计划

2014—2017年)

   

     一、指导思想和目标

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》、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》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培育支柱产业为总目标,以坚持规划先行,突出市场导向,注重项目拉动,实现业态创新为基本思路。内外兼修,综合治理、统筹协调、均衡发展,经过4年努力,将我市建设成为旅游休闲之都、我国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。

2014—2017年,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%,分别实现1063121213821575亿元,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。建成一批旅游聚集区、休闲旅游商务区、旅游示范区、旅游度假区、高等级景区、高星级旅游饭店、高素质旅行社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,旅游服务质量更加提高,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,市民和旅游者对旅游环境更加满意,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,打造风情盛京时尚沈阳旅游品牌。

二、总体思路和布局

经过4年建设,沈阳旅游业将实现一心一环一带的总体格局,即以城区都市旅游产品为核心,以城郊休闲旅游项目为扩展环,以沈阳北部特色旅游资源为延伸带,依据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,重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旅游聚集区、休闲旅游商务区、旅游风情小镇、旅游特色街区等,实现功能分区,差异发展。

(一)一心:以城区都市旅游产品为核心,包括和平区、沈河区、铁西区、皇姑区、大东区五区及浑南新区,重点建设休闲旅游商务区,发展历史文化、休闲购物、商务会展、工业文化等旅游产品,强化相关产业融合,完善公共服务设施,延长旅游客消费链条。

(二)一环:以城郊休闲旅游项目为扩展环,包括东陵区(含棋盘山景区)、于洪区、沈北新区、苏家屯区、新民市、辽中县,重点建设旅游聚集区、旅游风情小镇、大型旅游娱乐项目,发展温泉养生、民俗宗教、农事娱乐、乡村生态、河岸沟域和自驾车营地等新兴旅游。

(三)一带:以沈阳北部特色旅游资源为延伸带,包括法库县、康平县,发展辽金文化旅游、生态休闲旅游和乡村风情旅游。

三、建设重点和内容

     (一)培育旅游集聚业态

以生态休闲、文化娱乐、工业商贸为主题,到2017年建成一批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新业态,其中:沈北新区、东陵区(棋盘山)、苏家屯区重点推进旅游集聚区建设,铁西区、皇姑区、沈河区、和平区、大东区重点推进休闲旅游商务区,新民市、康平县、法库县、辽中县、于洪区重点推进温泉养生、历史文化、民族民俗和乡村风情小镇建设,实现差异化发展,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化、要素集约化、项目高端化、服务品牌化。

(二)提升旅游产业素质

全面落实省、市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,促进全市旅游业总量壮大、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。大力扶持一批本土骨干企业,通过强强联合、优势互补、品牌打造、重组改制和网络建设等措施,推动旅行社和旅游景区、旅游饭店、旅游车船等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,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旅游品牌企业。2014年培育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旅行社2家,超过亿元的8家。2015—2017年培育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旅行社3家,超过亿元的10家。2015—2017年培育5个旅行社企业集团。积极引进境内外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到我市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,2014年实现引进5个国内外知名旅行社落户沈阳,2015—2017年再引进3个国内外知名旅行社。

(三)推进旅游产品创优

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精品,2014年创建4A级景区2家,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,国家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,五星级酒店2家;2015—2017年,新增5A级景区1家,4A级景区3家,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,国家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,五星级酒店6家。

(四)加快旅游资源开发

依托一宫两陵、张氏帅府、棋盘山、世博园等传统资源,加快推进温泉旅游、乡村旅游、河岸旅游等新资源开发,着力打造近代历史文化、生态休闲、冰雪温泉、工业文化等旅游品牌。推进辽河七星湿地公园、新民兴隆温泉城等90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。完善招商机制,加大招商力度,拓宽招商渠道,与各区县(市)、市政府相关部门、旅游企业等互动,联合开展旅游专项招商活动。同国内外驻沈机构、国内驻外机构和海内外媒体(网站)合作,建立招商信息平台,宣传沈阳旅游招商项目,实现常态化招商。

四、旅游营销和推广

(一)构建城市旅游营销体系

面向本地市民和客源地两个受众群体,整合全市资源,以线路串产品,按照市场营销和游客的实际需求,包装推出体现四季气候特点、差异化的旅游线路。进一步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进程,在以往突出旅游资源概念性和形象性基础上,强化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和特色组合,推出精品线路,打造特色品牌。设计推出各种形式宣传品,借助各类广告载体、旅游节庆活动、国内外展会等不同渠道,开展旅游宣传。通过旅游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络等渠道实现产品落地。

(二)提升城市旅游智慧化水平

实施网上游客中转站工程建设,推进旅游景区、旅游饭店智慧化工程。设计开发集趣味性、知识性、互动性于一体的沈阳旅游动漫产品,增加市民和游客对沈阳旅游产品的了解。

(三)推进节庆活动模式创新

结合沈阳旅游市场实际,利用沈阳四季分明的特点,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,整体包装策划、统一主题,举办丰富多彩的四季游系列活动,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,加大海内外游客招徕力度。继续举办老百姓最喜爱的旅游名品惠民展示会,深入挖掘沈阳旅游商品资源。增强国际合作性和广泛参与性,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活动,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沈旅游。

五、依法治旅和监管

积极开展 《旅游法》宣传工作,大力推进《旅游法》实施落实,启动全市旅游法制体系建设,推进区县(市)旅游管理部门构建法制体系框架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引导旅游企业改进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,倡导旅游企业增强信誉意识,塑造诚信旅游的良好形象。加强行业自律,积极发挥旅游协会作用。

以推动行业监管和旅游服务实现标准化为目标,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为核心,做好旅游市场监管工作。重点督促旅游企业在完善企业标准的基础上,建立以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、业务流程标准化、电子商务智慧化为目的的企业信息平台。全面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,加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。规范市场秩序,促进行业自律、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。

六、保障措施和落实

(一)突出发展重点,进一步推进旅游资源整合

树立大旅游、大协作、大发展的观念,加大旅游要素资源整合力度,积极探索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模式,全面提升全市旅游产品的供给水平。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协调和领导作用,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责任目标,增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力。在市旅游局与相关部门已经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,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,加强旅游与文化、商贸、农业、工业、体育、林业、水利、媒体等方面的协作,积极推进各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
(二)推进规划制定,构建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

坚持旅游发展,规划先行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,整合旅游资源,加强旅游规划与我市各相关总体规划、专项规划的有机结合,推动全市旅游业协调发展。实施旅游资源大普查,理清我市旅游资源构成,借鉴国内外重点旅游城市的规划成果和经验,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。指导各区县(市)按照全市总体布局、各区域功能定位和分解任务,制定分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,并大力组织实施,确保全市旅游规划目标的落实。

(三)实施绩效考核,促进全市和区县旅游发展。

完善全市旅游业发展指标考核制度,将旅游业发展指标和任务纳入对各区、县(市)旅游局的年度绩效考评体系。将旅游业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任务进行量化和分解,明确完成时限,强化督促协调指导,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圆满完成。

(四)增强扶持力度,促进旅游项目建设发展。

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,争取出台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。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。积极争取我市重点旅游项目获得上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补助。提高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,对规划发展和项目补助的额度,支持重点旅游服务业项目建设。

(五)加强行业统计,坚持全市旅游业科学发展。

建立健全旅游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,强化对旅游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。以定期企业直报制度、抽样调查制度、统计分析制度等为途径,建立市县两级联动、专家与行业人士参与、分工明确、高度协调的数据收集机制,全面提升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水平,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统计数据,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,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动态,实现全市旅游业科学发展。

转自沈阳市旅游局  http://124.95.131.71:8080/cms/20140519/140048940041429.html


分享到:
Top